浮生一梦

6月7月一些思考

|
阅读: 0
| #日记

前言

昨天备案完成,博客闭站 2 月有余,写篇博文更新下(证明还活着不是😄)

写下近期的感想,先列个大纲

  1. 备案的过程与知识面的匮乏
  2. ChatGpt 与笔记
  3. 数据人生

备案总结与知识面的匮乏

备案一开始也没想到会那么久,完全照着文档走,结果跌了2次,幸好第3次通过了….

其实6月多有写篇日记描述过程,但考虑再三,还是不发出来,批评这种东西搞不好就飞来横祸

写个教训吧,文档不一定正确,多思考,多查阅总不是坏事(总结:带着脑子阅读文档)

不光备案,开发中查阅文档也是如此

文档总的问题来说,可以总结为:文档未及时更新

包括不限于

  • 文档404
  • 文档缺失、不详尽
  • 文档中显示的软件版本不一致
  • 多个版本,造成冲突,例如A说豆腐脑甜好吃,B处说豆腐脑咸好吃,那该吃什么?
    • 这里想到「简悦」的文档,开发者虽然确实很良心,不过想想文档,Emmm…..也不知道他那么多文档怎么写的过来

程序员知道程序功能,要将其书面化转化为文档,变为小白能懂的,还要详细,还要更新,想想确实要费些功夫

另外社会上也不可能专门设个岗位写文档,招聘的人假如不是程序员,也看不懂代码,何论写文档,这事还是落到程序员头上
只能说看程序员的「专业素养」亦或者「用心」?(想不到好的词)
遇到好的程序和文档还是抱着感谢的心

扯远了~

备案后就上 CDN,一开始备案的目的就是考虑访问速度

昨今两天花费8小时左右,搭建起来,本来是很简单的事情(跟着他人教程走)
但是因为SSL协议的问题导致二级域名linguoguang.com一直无法访问,但加主机名又莫名的可以访问www.linguoguang.com

整个过程就很迷,一直认为是nginx哪里没有配置好,所以没有想到是CDN没有设置好,也没开工单问下
在今天检查了遍才发现问题没有做回源处理

整个解决过程发现自己的知识面其实挺匮乏的,往往跟着教程走确实很方便,但你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
完全是照搬,根本不能灵活运用

举个很简单的例子,会写Python代码的,可以根据基础语言+库的运用,进行千变万化的应用,可以是文字处理,OCR、二维码、网络、视频、音频等等,而不懂的只能完全拿别人的代码来用,出了一点问题就不知所措

想想个人总结过的学习思考:是要精通还是要完成?
很显然如果长期接触电脑方面,这些方面多多少少是要去精通的,让自己有解决问题、自定义的能力

罗列下不足的知识面

  • nginx:仅知道每个server相当于匹配语句,细枝末节不知道,完全照搬
  • TCP/IP协议:网络的交互过程一无所知,什么握手协议,SSL之类的完全不懂
  • Linux:由于不懂Linux,服务器不想照搬他人一无所知,采用Window
  • Git:Obsidian有体系,但钩子方面还不是很了解,相当于自动化的手段

其实还是推荐每个人多多少少懂些电脑的知识,例如如果会一点点前端,完全可以把页面布置成想要的页面

包括不限于自己的博客,其他网页也是想要显示的显示,不显示的不显示,网页任君摆布,而不是被迫观看不想看到的信息(例如:广告、热点),当然软件(插件)也可以实现,但十鸟在林,不如一鸟在手,自己想怎么操作怎么操作,让自己拥有自定义的能力。

ChatGpt 与笔记

这个之前看过有Up主,一个程序员说过,有ChatGpt,现在笔记没有存在的必要了

但我现在持否定的态度,每个人还是要有自己的笔记,知识体系
至少我认为现在所谓的人工智能达不到那种真的强人工智能,无可代替

「用进废退」这东西不是说说而已,个人也不是记忆牛人,至少现在我回忆不起以前的一些东西
每个人不是永远不变,记忆也不是永远可靠,你能保证现在可靠,能保证随年龄的提升大脑也可靠?

上面说因为备案关闭2个月有余,所以没有接触博客,一直在用Obsidian记录
结果昨天使用hexo调试,hexo的命令都敲不出来😅,还是要看下笔记才回顾才知道

笔记的作用不单在于学习,还在于记录成果,让未来退步的你能快速达到现有技术巅峰的水平

另一个「用进废退」印象很深的案例是看罗翔老师的一期节目讲到
以前德语讲的很6,能够在路边用德语给人介绍中国
结果回来多年后,完全生疏忘记了怎么讲

另外大语言模型这种东西,进行概率计算, 也就是每次产生的结果完全不同,这对于记忆其实是有所困扰的
你自己的东西,自己建立的知识体系,你知道那东西,那节点永远在那里
哪怕忘记内容,但记个大概,你可以顺着位置找到,内容也不会有变化(除非自己更新)

当然ChatGpt解决问题还是很方便,这里只是单纯说下建立个人知识体系的必要

数据人生与人生管理

这个篇幅会讲长一点,偏向于「个人管理」方面

有时候会随机浏览他人的博客,在浏览到一个博客的时候给我的小小震撼:曾小满的盒子,将其人生轨迹数字化了

繁重系统

其实也是一直个人在做的事情, 以前一直用印象笔记做记录

以下为后续不用印象笔记后,导出数据作为外链存在

image-20230706174241524

但个人以前的系统存在一些问题,所以也在后续放弃

一:繁重

系统比较繁重,很难达成「简易」与「记录」的平衡,记录意味着繁琐

最开始系统想要做成如下形式,现在回想就知道这个系统有多繁重

  • 金额管理:每天、每月、每年开销
  • 打卡管理(数据):统计每天的打卡数据,例如刷牙,之后就能一周
  • 反思:每天的总结
  • 任务管理:每日做了什么,这个月做了什么
  • 目标管理:每个月、年目标做了什么
  • 时间管理:这个月花费多少时间

而个人想要的是自动化,就算不能自动化,也要简易

1件小事做1天、做3天、做长久还是蛮容易的
但如果增量到5件、10件,长久来做就会很厌倦,想想数据量都爆炸,这也是坚持的力量

而因为繁杂有些记录也是断断续续

二:无用

断断续续其实还好,但重要的是无用,

拿2020年3月复盘来讲,没有思考、没有改进,这种复盘完全无用,其实已经不能称为复盘

唯一的用处是记录生活,可以回顾那天做了什么

image-20230706174608558

基于以上繁重、无用2点使之在2021年之后抛弃了这样的记录方式

但近2年做的一些事情,其实也在契合「数据人生」人生管理的做法,只是不再单独一个软件中记录,也就是不All in one 了

  • 金额管理:于2023年4月左右花费了2天采用了「钱迹App」进行管理,当然由于(微信、银行卡)导出有年数限制,最早也只能回顾到2015年左右了,以前的账单相当于没有了
  • 任务管理:基于繁重、无用2点,外加不使用印象笔记后再无记录,后续观看到曾小满的盒子,重拾,于上周花费3天左右,将过往数据全部整理至幕布,推荐幕布的理由是可以筛选节点,另外产品后续被flomo团队收购,基于flomo的产品理念,个人使用也很放心
    例如点击 折腾标签,那么会将这个月的所有相关事项罗列出来,虽然认为作为任务管理不够好(无法做到统计数量,时间统计等等),但也是目前不错选项,ps:虽说可以用滴答清单,但滴答清单感觉更偏向于「任务型」,而非「记录型」,那样相当于所有事项都要罗列TODO,而不能是一个思考后总结今日大致做了什么
    image-20230706180454612
  • 反思:于2021年之后发现复盘无用后,发现 flomo,采用 Obsidian+flomo 的方式记录思考
  • 时间管理:由于没有全平台,所以分开用,推荐电脑一款很好用的软件「ManicTime」,手机就用自带的,平常通过这 2 款软件软件看看花费什么上面比较多,进行改进

这里介绍下个人的反思做法,或许可以给他人一点启发

在现在的社会,要完全回顾所有日记比较难,没有大片的时间很难做到
例如个人800多条(算800),每条平均2分钟,需要1600分钟(26h,要一天多才能看完),之后如果积累更多,则需要更多时间才能回顾完
所以没有必要全部回顾,毕竟有的是流水文,吐槽生活、吐槽工作等等,对个人完全没有帮助,其实只需要抽出有用的即可

个人日记分为「年」、「月」、「日」三层,每个月将当月有用的汇总起来,每一年将每个月汇总的再汇总起来
汇聚过程:「日」——>「月」——>「年」,一层接一层

拿图说话,比较好理解:

总的笔记,记录所有年份

image-20230706184705730.png

年的笔记,记录月份,将所有月份中的总结放到「年度总结」

image-20230706185210615

月的笔记,记录当月所有记录,抽出有用的放「总结」

image-20230706185331176

大致就是这样,总结一层一层往上冒,回顾过去的时候,仅需要看「年度总结」即可

意义

这么做的意义是什么?

仅仅是在未来某天,还能通过只言片语回首过去的岁月就足以

如果非要追寻意义,总结为:记录过去、回首过去、帮助现在,展望未来

👍 0
❤️ 0
😑 0
👎 0
👀 0
:D 获取中...